为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关于打造文化“两创”新标杆的决策部署,深入推动“山东手造”工程,以文化创意赋能滨州手造产业高质量发展,打造以“山东手造·滨州精品”为核心的品牌矩阵,通过产品创意研发与创新设计引领乡村振兴各产业高质量、特色化、市场化发展,培育一批成规模、效益高的乡村振兴产业集成示范点,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。
充分挖掘黄河文化、红色文化、孙子文化、鲁北民俗文化、非遗文化等优势地域文化元素,结合滨州特色产业创作出符合市场需求的“山东手造•滨州精品”产品。
热心文化创新、创意、创作设计的各界人士,从事手工艺品、文创产品、旅游商品设计、生产、制作的单位或个人,包括企业和事业单位、院校、设计机构和设计师、学生、设计爱好者,均可以集体或个人名义报名。
要求参赛作品能体现滨州文化元素和民俗特色,同时具有创新性和艺术性,突出非遗、工艺美术、手工加工等技艺与现代生活相融合。包括但不限于泥塑、陶瓷、剪纸、草编、木雕、年画、漆艺等。
结合滨州特色产业(如铝产业等),结合对应产业技术特色,设计能够符合现代审美和潮流趋势,服务于现代生活和工作的消费品及主打产品,要求参赛作品兼具实用和美观。包括但不限于工作生活用品、旅游纪念品、城市伴手礼等。
围绕滨州名特优产品、特色旅游商品、农副土特产品、老字号产品等品牌产品(如阳信梨等),进行品牌及包装设计,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品牌、企业品牌、区域品牌等类别,助力滨州乡村振兴品牌升级。
传统工艺类评出金奖1名、银奖1名、铜奖2名、优秀奖若干;品牌和产品设计类评出金奖1名、银奖3名、铜奖4名、优秀奖若干。由主办单位颁发证书、奖金。
为保证对作品进行公平、公正、客观地评价和筛选,将组织主承办单位相关负责人、知名文创企业家、专业设计师等组成评审委员会,负责大赛的评审工作。
本届大赛全部统一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。参赛者须在大赛官方网站注册报名并经审核通过后方可参赛。大赛官方报名系统网址为进入查找大赛专题页面报名投稿,获取赛事信息。
(2)提交效果图或照片时,文件统一为JPG格式,色彩模式RGB,分辨率150dpi,规格A3(420mm×297mm),单个文件不超过10M;文件请注明作品尺寸(长×宽×高cm)与材质,系列作品请注明各单件作品的尺寸、材质等信息。
(3)如涉及视频、音频类内容的提交,音频类格式要求为MP3或WAV;影视节目、动漫、微电影等视频类,格式要求为MP4或MOV(H.264 编码),分辨率不低于720*576,仅接收以4:3及16:9比例制作的参赛作品文件。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。
(1)作品由入围作品的设计者自行制作实物作品或手板模型或3D源文件提交参加大赛终评。
1.所有参赛作品应紧扣赛事主题和方向,必须是作者原创设计,不涉及任何知识产权争议和法律纠纷。参赛作品所涉及的任何商标权、著作权、肖像权、名誉权、隐私权或其他纠纷,均由参赛者或相应参赛团队承担对应法律责任。
2.要求作品结构严谨、制作精良、文化内涵深厚、具有产品实用性与产业转化性。作品中如使用他人肖像或者设计图片元素,一定要标注明确来源并取得书面认可,主办方只负责考察作品本身的质量,作品内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由参赛者本人负责。
3.参赛者须按要求在大赛指定报名网站注册,完整填写参赛作品报名表,除必填内容外,还须将报名表中有关作品创意制作团队的人员构成填写齐全。信息错填或未填写联系方式导致没办法联络的,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。
4.参赛作品中不得出现任何与参赛人员姓名、单位相关的文字、图案、标记及其它与设计的具体方案无关的符号,不符合相关规定者将被视为无效作品,取消参赛资格。
5.组织单位自收到参赛作品时起,即有权将该参赛作品无偿用于以宣传目的(包括商业宣传目的)发布,包括但不限于展示、展览、报道和出版等。
6.参赛作品可以团队或个人名义做申报,参赛作品数量不限,每件参赛作品署名作者最多不超过5人,企业或个人参赛只可选择一项,开启评审流程后,不再接受作者和指导老师信息修改。
7.本次赛事奖励金额为税前金额,主办方将依据相关规定代扣缴20%个人所得税后,向获奖者支付税后金额。获奖者须向主办方提供合法有效的扣缴税款所需的必要信息。
8.主办方对本活动保留最终解释权。本规则未尽事宜,由主办方另行制定补充规则。
9.参赛者应全方面了解本次大赛规则,凡提交参赛作品,视同已全方面了解并接受大赛规则,自愿受其约束。
2024年3月末,通过大赛系统来进行线上评审,初轮评选不设入围数额比例,以实际作品质量为准。入围作品另需提报实物参加终评。